氨基COF配體是一類以氨基功能團為核心、通過共價鍵連接輕元素(如C、O、N、B)構建的有序多孔晶態材料,其高度規整的孔道結構和可調節的化學性質使其在多個領域展現出d特優勢。通過動態共價鍵形成可逆連接,賦予其高度有序的多孔結構。這種結構不僅具備高比表面積,還能通過模板合成法精確控制形貌和尺寸,例如以氨基COF為模板制備的2D核殼結構材料,可實現微納米尺度的均勻分散,顯著提升溶液穩定性。此外,氨基的引入增強了材料的化學穩定性,使其在強酸/強堿環境中仍能保持結構完整,同時不含金屬、重量輕、成本低的特點進一步拓展了其應用潛力。
1、提供強配位位點,增強分子識別與結合能力
金屬離子配位:氨基中的氮原子具有孤對電子,可與過渡金屬離子(如Cu²?、Pd²?、Ru³?等)形成穩定的配位鍵,實現對金屬離子的高效捕獲或負載。例如,在催化領域,氨基COF可通過配位作用穩定金屬催化劑活性中心,防止其團聚失活;在環境治理中,可特異性吸附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(如Hg²?、Pb²?)。
極性分子結合:氨基的極性和親電性使其能與含羥基(-OH)、羧基(-COOH)、硝基(-NO?)等基團的分子形成氫鍵或靜電相互作用,增強對這類極性分子(如CO?、染料、藥物分子)的識別與結合能力,為吸附分離或藥物遞送提供基礎。
2、調控材料化學活性,提升催化與反應性能
催化活性位點:氨基本身可作為堿性活性中心,直接參與酸堿催化反應(如酯水解、Aldol縮合等),通過接受質子或提供電子調控反應中間體的穩定性。
助催化作用:在負載金屬催化劑的體系中,氨基可通過電子效應調節金屬活性中心的電子密度,提升其催化效率(如增強對反應物的活化能力)。例如,氨基COF負載Pd后,對加氫反應的催化活性顯著高于無氨基修飾的COF。
反應媒介功能:氨基的親水性可改善COF在極性溶劑中的分散性,同時為反應提供質子轉移的“橋梁”,加速反應進程(如在水相催化反應中促進質子傳遞)。
3、增強材料與客體的相互作用,優化吸附與分離性能
選擇性吸附:氨基與酸性氣體(如CO?、SO?)可發生化學吸附(如氨基與CO?形成氨基甲酸酯),顯著提高COF對這類氣體的吸附容量和選擇性,使其適用于工業尾氣處理或天然氣提純。
水相兼容性提升:氨基的親水性改善了傳統COF材料在水環境中的穩定性和分散性,使其能更高效地應用于水溶液中污染物(如重金屬、有機染料)的吸附去除。
動態吸附調控:氨基的質子化特性(在酸性條件下形成-NH??)可通過pH值調節實現對吸附-解吸過程的可逆控制,便于材料的再生與循環使用。
4、改善材料界面性能,拓展應用場景
生物相容性提升:氨基的親水性和生物親和性使氨基COF更適合生物醫學領域,如作為藥物載體時可增強與細胞膜的相互作用,提高藥物遞送效率。
復合材料界面修飾:氨基可通過化學反應與其他材料(如金屬氧化物、聚合物)表面結合,用于構建COF基復合材料,改善界面相容性,提升材料的力學性能或功能協同性(如COF-金屬氧化物復合催化劑的穩定性增強)。